民法典中物权法原则是如何规定的?物权法和金融机构如何结合创新?

法律解答网   2023-03-31 13:33:51

《中国民法典释评·物权编》(第二版)凝结了作者在物权法理论上二十多年的积累,作者从民法典制定层面出发,明确了各个条文的内在价值,阐释了各法条的主旨内涵,对法条的变更、增补进行了理论溯源与学理解读,对相关概念、原则等进行了清晰的区分和界定,并从司法适用角度,给出了学理解释与应用指引,同时辅以疑难问题的案例探讨,兼具学理性与实践指导性。

同时,该书较好地展示了作者法教义学研究思路,综合运用了文义解释、历史解释、比较法研究、实证研究等多种分析方法,对大量的理论与实务当中的疑难问题和争议问题进行相关的学理解读,或“演变”,或“辨析”,或“探讨”,或“论争”,或“提示”,或“反思”,或“引申”,各个富有特色的“版块”将物权法及其理论阐释得更加全面、多元和深入。

一是市场的拓展,如集体财产的收益权信托。集体财产遍及城乡,但由于缺乏有效的委托代理机制,集体财产管理缺乏科学性,收益缺乏透明度,事实上权利人权益缺乏有效的保护。如果建立集体财产的信托体制,进行专业化的管理和公平公正的分配,则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他诸如小区业主共有建筑物的收益权也可以同样如此。

二是用益物权,用益物权可以带来一定的经济利益。物权法中用益物权内容很广,包括建设用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地役权、探矿权、采矿权、取水权、养殖捕捞权。这些权利在融资上既可以是未来现金流的来源,可以组合成不同收益、不同期限、不同风险水平的金融产品,可以利用进行银行贷款,也可以是供借款人选择的担保方式。

婚姻法 更多